军迷都知道,我国军工逆向能力了得,甚至一度获得了“军工皮尺队”的绰号,这与当年孱弱的国防工业有很大关系。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一穷二白,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初步建立了齐全的工业体系。以空军武器为例,引进并仿制苏制米格15/17战斗机后,中美之间在主战装备方面曾有短暂的平衡(米格15迎战F86),之后中美两国战机逐渐拉开差距,到了80年代初差距已达两代,或者说相差20年以上,让国内技术人员依靠原始创新设计出第三代战斗机无疑是脱离实际,如果有渠道获取西方或苏联武器装备,购买、仿制肯定是最现实的选择。
70年代末开始,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开始了正常的军贸往来;经过短暂的“蜜月期”,90年代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军贸合作,中国成为最重要的俄制武器进口国之一。回望这段历史,一些重要武器装备的引进对国防工业现代化至关重要。俗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但往往是一点才通,中国人本就聪明勤奋,突然多了许多引进、交流的机会,无疑给国内武器装备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正是许多个“一点通”聚在一起让中国军工在过去20、30年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
小编曾写过两篇文章,介绍了心目中分量最重的5个引进项目:S70黑鹰直升机、基洛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俄式地空导弹、苏27系列战斗机。从军迷留言能够准确的看出,大家对第一名的理解几乎是一致的,不谦虚地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抛开篇幅限制,本文就来详述一下苏27来到中国并落户沈飞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汇总自多篇期刊和网络文章,内容基本能够自洽,但年代久远细节难以考证,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从国外引进第三代战斗机是一个从70年代末就开始酝酿的漫长过程。竞品既包括苏联的米格29也包括80年代重点考察的鹞式、幻影2000、狂风等西方战斗机。为什么是苏27,这里面有偶然也有必然。引进鹞和狂风主要是应对苏联装甲集群,篇幅有限暂且不表,这里单说说幻影2000。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就考察了法国幻影III型战斗机,考虑过引进(毕竟落后就没引进),也考虑过在法国人帮助下用其技术升级歼7。谁都知道歼7采用机头进气,在狭小的激波锥内安装雷达绝非易事,考虑到当时的电子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费力不讨好。
基于技术因素和经济考量,法国人决定向中国推销最新的幻影2000C型战斗机。1982年6月,中国派出代表团前往达索公司参观,试飞员葛文墉、蒋德秋直接前往法国南部马赛附近的伊斯特尔试飞基地试驾了这款当时法国空军还未接收的新型战机。俩飞行员对幻影2000赞赏有加,低空低速飞行性能和电子设备肯定比中国空军当时装备的歼7、歼8好的太多。通过试飞,中方也发现歼8在高空高速性能等方面并非一无是处,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差距最大的不是飞行平台而是导航、火控等机载电子设备。
虽然1982年1月,小平已经做出指示,“拿出5个亿,搞一个新的、性能好的歼击机”,据此意见中央已经作出了研制新型歼击机的决策,但空军更新装备的需求极为迫切,1982年7月还是提交报告请示购买40至50架幻影2000,因为在当时只有法国愿意提供这种性能较为先进的三代机并可能转让相关专利技术,购买幻影2000并考虑引进技术生产是短期内获得三代机的较为合理的选择。1982年12月,国防科工委经过慎重考虑,就购买幻影2000问题向上级呈报意见,还是否定了这个方案。
理由是引进西方现成战机价格昂贵(后续报价超过了1983年美国愿意提供的F16-J79),对国家财政压力不小,引进专利在国内生产代价更高,项目周期同样不短(其实后续引进技术也未谈拢,对方只想卖货挣钱)。此外,意见中还提出了两点很重要的建议:一是从国内飞机制造业现有基础出发,引进国外部分关键技术,积极改装现役机种和研制歼7III、歼8II等飞机;二是抓紧研制新飞机,力争在10年后(1993年)研制出满足空军90年代作战需求、性能比较先进的新歼击机(也就是后来的歼10)。
即便有了规划和主意,谈判也不会戛然而止。1986年,中国空军代表团在得到法国政府同意向中国提用于评估后归国,得到消息的苏联人邀请代表团归国途中访问莫斯科,代表团抵达后,负责接待的苏联空军中将马罗科夫直截了当地提出愿意向中国出售米格23MLD截击机和米格29歼击机,只要中国愿意,苏联还向帮助中国建立米格29生产线,还安排中方代表坐进米格29座舱感受性能。消息灵敏的里根政府立即派国防部长温伯格前往中国劝说中国停止与苏联的军事合作,并承诺帮助中国改进歼8战斗机。1986年4月,中美签署和平典范合作协议,中国与美国格鲁曼飞机公司合作改进50架歼8战斗机,这些航空电子设备价值5亿美元,这是中国90年代引进苏27战斗机前,最大的一笔对外军购项目。当时中苏还未建交,这一段虽广泛流传但缺少佐证材料。
1989年中苏回到正常状态国家关系后,引进西方战机的可能性和紧迫性都一下子就下降,反倒是引进苏联战斗机的可能性大幅度上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方终止了和平典范计划,中方已投入的3亿美元血本无归。两个月后,召集科工委、空军司令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电子科技类产品部的负责人开会,决定航空采购方向转向苏联。一开始中国能接触和考察的只有米格29,虽然米格29与苏27都属于第三代战斗机,但职责定位不同,米格29属于前线战斗机,价格和性能都低一些,特别是作战半径只有710公里,难以适应我国广国土、大纵深的实际。情况在1990年发生了变化,1990年5月底访问苏联,回国前,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防工业部长别洛乌索夫告知中方已原则同意向中国出口苏27。
苏27系列的体格给中国的震撼比F16大的多,更别说版的F16-J79
随后在8月23日至9月13日,中国人民总参谋部代表团访问苏联,苏联国土防空军在库宾卡基地向客人们现场展示苏27。相比于之前展示米格29时发生的坠机事故,苏联英雄试飞员普加乔夫表演的眼镜蛇机动显然更有说服力,愈发坚定了引进苏27的决心。1990年12月,中苏签署首批购买24架苏27的协议,合同金额人民币30亿,同时就增购第二批24架苏27达成意向。支付条件是35%使用现汇,65%使用商品,1992年后有的项目改为50%对50%,但也缓解了现汇紧张的局面。这批战机包括单座型的苏27SK与双座型的苏27UBK,分别由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与伊尔库茨克航空生产联合体生产。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很快就承诺会继续履行向中国品的义务,多项大规模军贸交易得以继续开展,其中就包括1990年底关于引进苏27的协议(906工程)。1992年5月30日,应苏霍伊设计局要求(为解决该局员工生计)直接引进的2架苏27UB样机飞抵芜湖机场,拉开了苏27飞机在中国服役的序幕。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苏27从俄罗斯后贝加尔军区吉达机场起飞,经蒙古国领空飞抵芜湖,这中间还包括8架单座型和4架双座型;11月25日,第二批12架苏27SK同样飞抵芜湖,至此中国空军首批24架苏27全部到位。
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哪怕到1996年,盘盘家底,我们只有这24架苏27算可堪一战的三代机。1992年底,苏27国产化的总设计师李明院士(1996年任命)给当时的副主席写信,认为空军仅购买少量飞机不足以解决长期装备落后的局面,还会造成长期的使用保障需求必须依赖他人的被动局面,建议引进苏27飞机生产许可证,在国内组织生产,同时引进该机的发动机,还能解决歼10飞机研制中长期未落实的动力难题。
1993年4月,一场俄制武器技术展示活动在北京悄悄举行。在各方力量综合推动下,一个被称为934工程的项目启动,专门负责引进俄罗斯军工技术。通过该工程,龙卷风火箭炮、BMP3步兵战车炮塔、炮射导弹,红土地激光制导炮弹等武器进入中国。中国空军利用苏27的实践,深感其性能优异,认为在歼10未定型前(研制启动于1986年),可作为拳头武器装备部队。为摸清引进苏27生产线月,苏霍伊设计局派出由设计师西蒙诺夫率领的代表团,对沈阳进行了为期九天的访问,经评估沈飞具备生产苏27的可行性。
西蒙诺夫刚走,中方代表团也立即启程赴俄,他们第一步参观了苏霍伊设计局,然后又去伊尔库茨克和共青城考察了苏27生产线,他们发现俄罗斯人设备很先进但都没有生产,连设计师都在厂区打扫卫生,在伊尔库斯克代表团受到当地工人和家属的热烈欢迎,当地人向他们透露连厂区的小孩儿都知道,中国人来了工厂就会有生产任务,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好。1993年9月1日,副主席致函俄罗斯政府,建议双方就引进苏27举行会谈。1993年10月,总参和国防科工委正式批准引进苏27SK的生产许可证,但发动机只引进大修线。
不过这一切只是开始,从1994年10月20日开始,双方进行了六轮艰苦而细致的会谈(谈判人员就包括李明),在双方已经签署的框架协议中写着只引进部分生产许可证,但对这个部分的理解却引发了中俄间的严重分歧,几乎导致谈判破裂。按照框架协议的中方文本,部分的口径是除火控雷达和配套计算机外,所有项目都包含在生产许可证之内;按照俄文文本,不但整个火控系统都不转让,雷达光电瞄准系统和头盔瞄准具组成的跟踪瞄准系统、弹射座椅也排除在了引进范围之外。
在高层斡旋下,双方各退一步,俄方表示除了二号计算机的软件之外,都可根据中方的要求给予转让,中方则同意增购一部分打通生产线所用的散件,并追加一部分费用,这才让谈判得以继续推进。1995年10月,中俄双方开始第6轮谈判,俄方代表就住在首都机场附近,谈判地点也设在这里。谈判桌前双方代表寸土必争,俄方参赞怒摔电话、俄方代表将行李装上飞机准备走人的场景都曾上演。12月份,副主席率团访问俄罗斯,坚持要俄方转让生产技术,并与俄罗斯签署了购买第二批22架苏27SK的协议,可谓释放了诚意,双方就引进苏27技术基本达成一致。
1996年4月和7月,第二批共22架苏27SK/UBK飞机抵达中国广东某基地。1996年12月,经过2年多的艰苦谈判,双方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俄副总理波雷纳科夫访华,与中方签署了转让生产许可证并在沈飞建立苏27SK生产线的总合同。小编看来,若不是休克疗法大大损伤了北极熊实力带来的历史机遇,获取苏27技术和生产线的时间还将滞后,付出的对价还会更高。
根据协定,15年内俄罗斯将帮助沈飞生产200架苏27战斗机,第一批105架,第二批95架,第一批机体由俄罗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提供,以后批次的机体逐步过渡到中方自主制造,但俄罗斯仍然提供全部200架飞机所需的发动机、雷达电子设备和武器。1996年协议签署后执行地很顺利,俄方完全按合同提供设备、图纸资料,负责技术支援的专家也很给力,虽然有图纸和资料出现错误,中方提出后俄方都能重新提供。1998年沈飞组装出第1架苏27,即歼11A,并在当年末成功首飞。和当初设想的一样,5年后歼11A实现了量产,当年生产了14架,于2001年进入空军部队服役。
1996年,就在中俄敲定苏27生产线和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再次访华,在气氛热烈的宴会结束后向中方宣布愿意向中国出售最新的苏30。苏30是在27的机体上改进而成,其设备更好,且更适合对地、对海攻击,适应当时中国在东南沿海的需要。当时我国对于苏30MKK(提供给中国的版本)的要求大多分布在在三个方面:更大的航程、更高的载弹量、更长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俄方按照我方需求,对苏30进行了改进,包括加大油箱体积,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和垂直尾翼也有相对应的变化。
虽然俄罗斯1996年就慢慢的开始为我国的苏30MKK进行设计和改进工作,但是实际上我国与俄罗斯在1998年才达成基础协议,并支付早期资金,正式的采购协议到了1999年才正式签订。1999年3月第1架苏30MKK原型机首飞,2000年首批10架苏30MKK交付我国空军,2001年第2批10架和第3批18架也先后交付我国空军。2000年,我国第二次购买38架苏30MKK的协议,而这批战机也很快于2002年完成交付。2003年,我国第三次购买24架苏30,这次的型号是苏30MKII,配属海军航空兵,大多数都用在海上作战,2004年完成交付。
歼11A的生产一直持续到2007年,在总计下线架之后宣告结束,产量只有原先预想的一半。对此,俄方显然不太高兴,按歼11A的生产方式,很多零配件、机载设备都由俄方供给,中方不再需要意味着俄方很多工厂收入下降。但这是不可逆转的态势,在组装歼11A的过程中,中方就发现苏27SK技术已落后,比较致命的包括没办法使用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难以兼容中国的霹雳8、霹雳12空空导弹等。于是国内下定决心,甩开俄罗斯采用国产化的电子设备、材料和武器装备,生产出全新的歼11B战斗机,发动机也将由日渐成熟的国产太行发动机实现替代。
歼11B采用了先进的衍射平显和多下显组成的玻璃化座舱,拥有双杆操纵、综合航电和复合导航定位系统,甚至谈判时引发争议的K36弹射座椅也被国产HTY8替代。苏27SK在结构材料的使用上对钛合金应用较多,但就没有使用复合材料,导致结构重量较大,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抵消了气动布局的优势。国内技术人员大胆采用复合材料和先进工艺进行替代,在蒙皮和承力结构上大规模采用复合材料,用整体结构的大尺寸锻压框架替代多件组焊框架,既能减重又能延寿。
2007年为何会成为一个时间节点?小编梳理了以下几个因素:协议的第一批次完成;歼8II的后期改型歼8IIF在2002年现身,但直到2006年才实现真正的超视距空战能力;从2006年开始,国产第三代歼10A战斗机开始量产,除了搭载的AL31F发动机来自俄罗斯之外,其余各零部件均由国内自主生产,并且都达到了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准,在与苏27SK、歼11的对抗中,被国产航电和火控系统武装起来的歼10频频取得胜利;更重要的是苏27的国产深度改版歼11B第二年(2008年)就要问世,技术上已经完全可行,停产歼11A有助于空出产能。
分三次订购100架苏30MKK、苏30MKII的总价达到了45亿美元,相比之下76架(1998年增购了第三批28架)苏27SK/UBK的采购价格只有不到30亿美元(人民币242亿)。从2003年到2015年的12年间,中方没有再采购俄罗斯战斗机;2015年中方花费20亿美元高价采购了24架苏35,虽然有引进ALF41发动机的好处,但在小编看来,大量引进苏30与后续引进苏35都有安抚俄方的意味,也给计划组装200架苏27SK的过往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当时俄方没有转让机载设备与发动机,或许是为了把控中国装备苏27SK的规模和速度,同时避免中方生产苏27SK后也许会出现的市场扩散,但他们低估了中国自主化的决心。俄罗斯人评价中国引进苏27是“踩到历史的机关上”(俄罗斯谚语,形容一个人或国家把握住时机,通过投资获得丰厚的利润和回报),其中滋味既有赞赏也有愤恨和不甘。
苏27系列战机的发展脉络,里面能看到中国J11、J11BS和J15的身影
歼11B只是开始,有一定基础后,沈飞瞄准了苏27系列的其他机型,比如苏30。沈飞在歼11BS双座型基础上研发了歼16战斗机,可以适配国产的空地88导弹、雷石500集束炸弹、鹰击91反辐射导弹等武器,担任类似F15E攻击鹰的角色。2017年7月,在内蒙古朱日和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阅兵中,人民空军首度正式亮相了歼16双发双座多用途歼击机。中国还研发了电子型的歼16D,2021年珠海航展上公开展示。
随着瓦良格号航母来到中国,装备舰载机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曾与俄罗斯接洽订购苏33(原称苏27K)舰载机,但因采购量只是个位数,被俄方认为没有经济效益而予以拒绝。后来中国提出一次性购买12架苏33,俄方还是不买账,按照他们的设想,中国首先要购买至少12架苏33标配型作为教练机,然后再购买36架完善型苏33舰载机。这个条件中国人没有接受。
为打破俄罗斯的技术封锁,中国在2001年找到乌克兰,花重金把苏联时代遗留在黑海尼特卡飞行训练中心的一架苏27K的原型机T10K-03(已丧失飞行功能)买走,然后由沈飞做全面的技术摸索与精密测绘,掌握了可折叠式机翼等关键技术。随后沈飞在歼11B的基础上,融合T10K-03的技术成果,到2012年9月生产出6架绰号飞鲨的歼15舰载机。它们先在陆地模拟甲板起降训练,2012年11月25日正式在新服役的辽宁号航母完成滑跃起飞。不幸的是,就在歼15完成着舰试验的那一天,51岁的总指挥罗阳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献出了生命。
歼15在保持苏33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在细节上更追求突破。俄罗斯为尽可能多地在航母上装载苏33,将飞机主翼的折叠棱线设置在翼面最宽处,已经很靠近机体,力求飞机停放时腾出多一点舰面空间,但这导致主翼整体强度下降,挂载重型弹药受到限制,歼15则把折叠棱线设在翼面的外缘,确保靠近机体翼根部位的挂架有足够强度,以便携带大尺寸、大重量的导弹和炸弹。为满足舰载机着舰时要承受的巨大过载,中国工程师还将歼15的前起落架支柱直接与机身主承力结构连接,从而提升了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并把单梁单轮式改为倒T字梁双轮式,使主起落架能承受飞机被阻拦索拉扯所产生的纵向机身下沉力。
到2019年,曾经让中国空军倍感珍视的第一批进口苏27已经全部退役,回望国产战斗机过去30年跌宕起伏的发展经历,让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引进苏27系列战斗机的意义。苏27/苏30/苏35是中俄之间最大的(军事)合作项目,在这个交易中,中俄双方都受益匪浅,俄罗斯航空工业得到了挽救,中国得到了数百架三代重歼,发动机从涡喷到涡扇,操纵从液压到模拟电传,中国空军战斗机进步了20年。苏27系列战机的引进,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空军的第一次现代化跃进后,是空军第二次现代化的起点。
无论是歼11B、歼16还是歼15,都显示中国航空工业已摸透苏27的技术原理,建立起仿制、改进和集成本国装备的能力。苏27系列作为航程远、载弹量大的重型战斗机,与2004年开始服役的单发歼10战斗机一起,形成轻重搭配。随苏27而来的ALF31发动机也是歼10早期的首选动力,歼11平台促进了太行发动机的研制,有效加快了歼10项目的进度。虽然太行发动机的核心机源自CFM56发动机,但也是从苏27安装的ALF31发动机中获取了大量技术,让太行日趋成熟,有效地医治了中国战机的心脏病,为更先进发动机和歼20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试想当年没有引进苏27,哪怕是引进米格29,八爷面对周边一圈F15、F16、苏30的画面实在太美不敢看。
高估或低估航母的作用都是不准确的,航母的建造和使用,是多种武器装备的集成,需要每个方面的配合,建造航母对海空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将起到牵引作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编眼中现阶段以054A护卫舰、039B潜艇为代表的中小作战舰艇更属于中坚力量,航母只是锦上添花,红旗9担负的国土防空职责和灵活性更好、多用的战斗机更重要,强基固本、稳扎稳打才能最终克敌制胜。